(1)价格偏高。
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2021 年中国消费者在火锅类饮食的平均消费金额在 100 元以内的所占比重最多,约达将近 48.2%,消费金额在 100-150元的占比 30.7%,消费金额达到 150 元以上的占比 14.1%,可以看出 100 元以内的消费占大部分。2020 年,由于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,餐饮行业整体市场都萎靡不振,很多企业都倒闭了,海底捞也遭受了重创,因此在复工之后,海底捞普遍价格上调了 6%,这就导致了很多消费者的不满。然而,海底捞的消费水平其实一直都不低,2020 年,海底捞二线城市从 2019 年的人均水平 99.4 元上涨到 105.7 元,一线城市上涨到了 116.2 元,虽然 2021 年有所下降,但是也达到了人均消费 107.3 元,相较于其他火锅店,海底捞的人均价格较高,而现在的市场人们更愿意选择价格低廉,口味好的火锅店,而且不断有新的企业入驻火锅产业,而价格高也是海底捞顾客逐渐减少的原因之一。
(2)过度服务。
海底捞的人性化服务一直是其一大买点,它也是凭借这一优势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,然而就是这样一大买点逐渐成为了消费者的最大困扰之一。海底捞自身是有一系列按照规定流程服务方式,任何门店都是一套“标准化”服务,热情的打招呼,说话的态度和方式,以及后续的一些流程式服务,会让顾客觉得没有新意,就不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吸引顾客再次光顾海底捞。还有不少顾客都反应过海底捞服务过度这种情况,过于热情的服务方式,逐渐让消费者反感、抗拒,不会根据消费者的态度转换服务方式,让服务更多地转化成了“打扰”,把顾客的耐心逐渐消耗没,也会让顾客感觉到尴尬和反感,并且有些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有高有低,甚至同一家门店的服务水平都良莠不齐,尤其在客流量非常大的时候,服务有时又不够及时,这样很容易引起顾客的不满,对于以服务至上为宗旨的海底捞来说,这是会产生严重后果的问题。
(3)产品单一。
海底捞是一家火锅企业,一直主推的是火锅产品,面对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市场需求,单一的产品是无法长时间满足市场需求的。虽然海底捞依赖着“单一”爆款在行业中立足,业绩不断攀升,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。海底捞显然看到了这一危机,于是开始着眼打造各类餐饮品牌,其中就包括主打土豆粉的“乔乔的粉”、主打水饺的“孟小将”“骆大嫂”、主打面食的“佰麸私房面”“捞派有面儿”“十八汆”等,据公开资料希纳是,以上几家品牌商标均属海底捞旗下控股公司,也就是海底捞的子公司,这家门店均为快餐类,也能看出海底捞进军中式快餐领域的欲望和想法。然而,想法在实践中未得到体现,在 2021 年底“乔乔的粉”“佰麸私房面”“捞派有面儿”都悄无声息的关闭了,而在营业的这段时间内,海底捞公司整体的营业收入还是依赖于海底捞火锅,这些子公司的营业收入寥寥无几。可以看出来想要拓宽企业的营业范围是很难的,而火锅店的复制性很强,总有新的火锅店进入市场,竞争程度居高不下,因此单一的爆款产品也是海底捞的劣势之一。
(4)营销观念不足。
在电视、微博、抖音等公共平台上很少看到海底捞的广告,大多是通过一些消费者对海底捞的宣传,没有看到海底捞自己的广告宣传。海底捞缺乏在营销方面的投入,仅靠消费者的口口相传,显然限制了海底捞在餐饮行业的占比份额,从当前的餐饮市场来看,海底捞的占比逐渐下滑,营业额有所下降,因此海底捞应该对营销策略进行改变,结合当前市场趋势,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,设计属于自己独特的“标语”,传递的公司的产品理念,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。
------以上来源于知网